招生就业

就业服务

文学生考编避坑指南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10:45 阅读:

1.备考拼时长,熬夜备考刚一开始就会有很多同学,会进入一个拼时长的误区,特别当看到别人深夜的笔记分享或者每天13.5小时甚至以上的番茄钟,就开始焦虑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长不够,接着跟打了鸡血一样,熬夜学习整理笔记,最后备考前期把自己耗那是筋疲力尽,面目呆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很重啊。我们可以提前做好规划管理,跟着自己的规划走。

2.没有总体的规划。考编要学的知识点多且杂,如果你在备考开始没有做系统的规划,考什么都糊里糊涂,学习就会没效率。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当地考试内容制定一个完整时间规划,可以按月按周按天安排学习任务,既能够保证学习时间,也能时刻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

3.购买太多书和课程。有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像囤货一样囤各种课程和参考书资料,接着加入各种群获得各种免费资料和课程,看不看不一定,但咱一定得有,结果就收藏保存放在那吃灰。参考书资料和课程在精不在多,跟紧一个系统的课程比自己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的免费课程要强得多!

4.盲目刷题,忽视真题。临考前经常会听到有同学说:“我把市面上能见到的题目都刷了一遍,感觉比较有把握”。但最终结果可能是两个极端,认真刷题注重总结=上岸,盲目刷题,不总结梳理,结果知识点的记忆似是而非,做错的题目到考场上依旧还是做错,所以刷题也要注重方法和错题的知识点积累,同时也要重视真题对考题预测的重要性,切忌在备考过程中草草练习过一遍就弃之不管。真题尤其是近几年的真题是备考过程中最好的模拟题,一定要反复练习,温故而知新,通过真题总结自己的不足,对于真题中的易错题一定要单独整理,反复练习。

5.地毯式复习,不注重总结、梳理回顾。很多同学复习就是从书的第一页复习到最后一页,毫无遗漏,中间花费大量的时间,是不是觉得这种只是不过脑的感觉太上头了?所以就不想加深回顾。当我们第一遍学习了基础后,备考的重心就开始转移,课练结合查漏补缺,这样逐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和关联性,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框架,真正把知识点理解吸收。

6.哪里人多哪有你。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方向,不要随大流,别人说啥好你就报什么。我们应该遵循的报考原则是:“在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位里,哪个职位限制条件越多就报哪个”。这种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就越少,和你竞争的人也就越少,胜算几率会大大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