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张重岗(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杏枫(中),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院长胡德才教授(右))
2025年6月20-21日由香港文学出版社与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香港与世界:文学香港与《香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大学举行。
此次学术研讨会系纪念《香港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港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与会议。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白杨,《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香港学者黄维梁、黄子平、何杏枫,香港作家秦岭雪、周蜜蜜、蔡益怀,台湾作家黄克全,马来西亚作家辛金顺,新加坡学者张松建,韩国学者朴宰雨,中国大陆学者赵稀方、刘俊、张重岗、袁勇麟、张羽、凌逾、林祁、李良、金进、张娟等会聚港大校园,围绕“香港作家研究”“《香港文学》:从香港到世界”“香港文学的文化空间”“世界华文文学与《香港文学》”等议题发表见解,并展开深入交流。
主办方《香港文学》总编辑游江和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林佩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游江表示,此次盛会既是对《香港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香港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历史与现状的一次梳理,更是对华文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智慧启迪。林姵吟致辞表示,香港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舞台,香港多元包容、中西结合的特色塑造了独特的文学风貌。香港文学具有创作的活力。许地山、张爱玲、萧红等作家都在港书写,留下经典作品。
我院院长胡德才教授应邀参加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刘以鬯对香港文学的贡献》,并作大会发言。发言指出:香港文学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香港文学的整体面貌是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并行发展,并各自拥有成就卓著的文学大家。如果说金庸是香港文学史上通俗文学的泰斗,那么,刘以鬯就是百年香港严肃文学的权威。刘以鬯对香港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丰富的创作实绩显示了香港文学的高度;二、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实验小说引领了香港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三、以持续的文学评论推动了香港文学研究的深入;四、以个性化的编辑实践促进了香港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会议期间,胡德才教授还参加了《香港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时代杯‘中国心·香港情’全球华文创作大赛暨‘寻美中国·相遇世界’摄影大赛”颁奖典礼等活动。